2025年3月4日、5日,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先后在北京开幕。学校师生积极通过各种渠道,认真收听收看两会报道,认真学习两会精神,并结合自身实际,畅谈成果,谋划未来。
水利土木学院主持工作的副院长战超教授表示,作为高校水利工程学科领域的教育工作者,我始终以高度的责任感关注全国两会的召开。过去一年,我院水利工程学科建设成果丰硕,入选省属高校“高水平学科”建设项目,成为全省同类学科中唯一的“优势特色学科”并入选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榜单,工程学进入ESI全球排名前5‰。滨海核电冷源安全团队科研成果丰硕,深度服务社会。当前,我院已经形成“滨海核电冷源安全与绿色海工”为特色的学科体系,我们坚信,在党和国家政策的指引下,学院必将为博士单位申建,为海洋强国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体育学院院长邱建国教授表示,作为一名体育战线的教育工作者,全国两会的召开让我们深受鼓舞。我们将认真学习贯彻大会精神,持续推进“一融双高”建设,确立“123457”创新发展思路,推动AI技术等人工智能与高等教育的融合,不断提升教师信息素养与创新能力,打造一支既懂教育又精体育的教师队伍;发挥“体育育人”功能,深化课程改革,推动过程性评价、多元评价,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发挥体育学科特色优势,发挥好4个科研团队作用,主动融入国家重大发展战略,服务社会需求,推动学院高质量发展,为全校博士申建攻坚行动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院长马晓光教授表示,2025年春天的北京,全国两会召开。2024年,中国在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中交出了一份亮眼答卷:经济总量突破130万亿元,科技创新成果捷报频传,“天宫”探月工程稳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成效显著,民生福祉持续改善。这些成就让我深刻感受到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展望新征程,使命更光荣。创新驱动战略深入落实,新质生产力、人工智能+、新能源等新兴产业领域蓬勃发展。作为教育工作者,我将坚守育人初心,以“五育并举”理念激发学生潜能,为科技强国建设储备坚实力量,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注入强劲动力。

园艺学院副院长郭笑彤副教授表示,在全国两会召开之际,国家在农业科技领域作出了新的安排部署。面对多学科技术迭代加速和全球生物育种产业化竞争,农业现代化亟需“硬核技术”与“硬核人才”的双向支撑。作物农业科教工作者,我们要勇担使命,聚焦“卡脖子”领域攻关,依托前沿技术,提高育种效率和质量,不断推动科研成果向田间转化,助力“育繁推”一体化体系建设,让更多“良种+良技”惠及更多农户。同时牢记立德树人使命,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育兼具应用和创新能力的农科青年力量,为端稳“中国饭碗”、助力乡村全面振兴贡献智慧与力量。

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邢亮表示,教育是我们关注两会的重点领域,如何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是高校义不容辞的历史使命和时代责任。我们时刻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担当,始终坚持思政课教学是马克思主义学院第一要务的办学导向,自觉担负起深入学习研究宣传阐释党的创新理论和形势与政策的政治自觉和政治担当,认真学习贯彻两会精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两会精神上来,及时将两会精神有机融入到思政课教学中去,推动思政课建设和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同步推进,引导青年学生紧跟时代步伐,顺应时代要求,努力成为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党委书记张绍旭表示,全国两会的胜利召开,是举世瞩目的盛事,更是中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学院党委将团结带领广大师生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坚持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发展,秉持“党建领院、人才兴院、学科强院、专业立院”的发展战略,着力解决制约高质量发展的突出问题、师生急难愁盼问题,重实干、做实功、求实效,切实增强做好学院各项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圆满完成学院年度目标任务,将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学院高质量发展的成效,为加快建成新时代特色鲜明高水平大学贡献资环学院力量。

生命科学学院党委书记王全文表示,今年的全国两会胜利召开,凝聚了共识、激发了力量,将引领亿万人民,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更加壮美的新篇章。学院将认真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紧扣“双卓越”一流人才培养,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党建业务融合。坚持“生命与健康”发展理念,紧密结合山东区域特色与发展战略,围绕生物医药、生物制造等省内重点产业领域,强化学科引领,进一步凝练合成生物学、天然小分子药物等学科研究方向。强化数字赋能,努力探索人工智能赋能人才培养实践路径。聚力实现国家基金申报、省重大平台建设、省科技奖励申报新突破,助力学校博士单位申建攻坚。

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党委书记郭帅表示,2025年全国两会盛大召开,鼓舞士气、提振信心、催人奋进。下一步,学院要进一步强化立德树人使命担当,坚定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教育引领师生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要不断深化党建业务“一融双高”,聚焦国家重大需求和新兴产业发展需要,抢抓人工智能发展机遇,优化建设智能科学与技术学科,打造高水平教学团队和科技创新团队,以人工智能赋能高等教育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智能科学与技术学科建设赋能学校高水平学科高质量发展,以实际行动和优异成绩助力教育强国建设。

水产学院党委书记郭连军表示,全国两会的召开可谓使命在肩、意义非凡。学院将努力把从两会精神中领悟到的智慧与力量,转化为奋勇前行的强大动力。学院将认真贯彻全国及全省教育大会精神,严格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始终坚守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切实扛起“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大政治责任,努力培养更多胸怀蓝色梦想、堪当时代重任的优秀青年人才。全力推动党建与业务实现高质量深度融合,凝心聚力谋发展,确保学校党委的各项决策部署在学院精准落地、高效执行,努力为学校博士单位申建攻坚和高水平大学建设贡献水产力量。

水利环境海洋学部教授、山东省政协委员、致公党烟台市委会主委张振华表示,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和民主党派成员,我对两会充满热切期待。当前,教育议题聚焦于技术赋能、教育公平、人才培养等多个维度,反映了国家、社会对教育现代化和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和期待。我将聚焦两会精神,既要立足本职工作,坚持科研与教学并重,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新时代人才贡献力量;又要结合民主党派工作,围绕“AI+教育”的实践与推广、建设开放型和资源共享型大学等深入调查研究,为教育事业发展积极建言献策,为助力学生实习就业等开展高质量社会服务活动。

园艺学院2022级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获得者徐彗渊表示,作为小麦遗传育种领域的农学研究生,我特别关注两会中关于“三农”的内容。在这个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大背景下,我们农学研究生重任在肩、大有可为,作为新时代的农业科技生力军,我们既承载着“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的学科使命,更肩负着破解“三农”发展难题的时代重任,这为我们施展专业抱负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我相信,通过两会的政策指引和我们的共同努力,能够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为农业农村现代化贡献当代农学生的青春力量。
水利土木学院本科生、国家奖学金获得者牛超表示, 作为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专业学生,深入学习两会精神后,我深受鼓舞,对专业发展与自身责任有了更深刻认知。随着“一带一路”持续深入推进,国际贸易频繁,对港口智能化、服务质量等要求不断提高,这更加鼓舞着我们要夯实专业知识,勇于直面挑战。2025年全国两会为我们照亮了前行的道路。我会坚定理想信念,勇担青春使命,以实际行动践行两会精神,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书写人生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