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close

    鲁大要闻

    鲁大要闻

    我校举办2025年全国河口海岸长周期地貌演变数值模拟青年学者培训班
    日期:2025-10-23 阅读:
    打印

    2025年10月20日至22日,2025年河口海岸长周期地貌演变数值模拟青年学者培训班在我校举办。中国地理学会地貌与第四纪专业委员会秘书长耿豪鹏教授出席开班式,我校党委书记王庆教授出席开班式并致辞。

    王庆对各位专家和学员的到来表示欢迎。他介绍了学校近年来依托山东省河口海岸与核环境重点实验室、滨海核电冷源安全与绿色海工山东省工程研究中心等平台,在河口海岸动力地貌及生态环境保护、滨海核电冷源安全技术等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果。他表示愿以本次培训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同相关高校、科研院所和有关专家学者的学术研讨、资源共享和科研合作,共同推动河口海岸地貌研究取得更高水平成果,为海洋强国等国家战略实施与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智力与技术支撑。

    耿豪鹏教授对本次培训班的举办表示祝贺,对鲁东大学高质量转型发展取得的丰硕成果和水利工程学科在立德树人、服务国家战略和社会需求所做的贡献表示赞赏。他表示,本次培训班为河口海岸地貌研究领域青年学者们搭建了一个深化交流研讨、加强科研合作的良好平台,希望学员们认真研讨、深化合作,共同推动河口海岸地貌演变数值模拟研究创新和技术进步,产出更多高水平成果。

    本次培训班邀请了江苏省海岸海洋资源开发与环境安全重点实验室主任、河海大学周曾教授,河口海岸全国重点实验室、华东师范大学郭磊城研究员作主体辅导报告。周曾教授在“海岸生物-动力-地貌耦合演变机制与生态效应”报告中指出,中长期海岸动力地貌演化是河口海岸学科的核心科学问题,深入理解其演变规律对支撑沿海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推进海岸带生态保护与修复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他分享了团队近年来在水沙动力地貌过程、生物-物理耦合机制、海岸演变模拟与生态效应等方面的递进式研究成果与核心认识。

    郭磊城研究员围绕“河口海岸中长期地貌模型的设计思路及建模实践”,系统阐述了中长期地貌演变研究的关键需求、方法体系与数值模拟技术路径,并基于Delft3D平台,深入探讨了模型构建的具体方法与实操要点。

    我校水利土木学院李岩、李子禄以“河口海岸动力地貌模型原理与基础操作”为题,介绍了动力地貌模型的理论基础、功能架构与适用范围,并基于Delft3D软件开展了模型安装、基础操作与典型案例的现场演示。

    交流讨论环节中,学员们结合各自研究方向与需求,围绕科研中遇到的数值模拟技术难点展开深入交流,郭磊城研究员针对共性问题进行了细致解答和研讨。大家表示,本次培训收获很大、受益匪浅,为今后开展地貌演变数值模拟研究拓宽了思路、明确了方向。

    本次培训班由中国地理学会地貌与第四纪专业委员会、中国海洋工程咨询协会滨海核电分会、中国海洋学会暨中国海洋湖沼学会海岸河口分会共同主办,山东省河口海岸与核环境重点实验室、滨海核电冷源安全与绿色海工山东省工程研究中心、水利土木学院、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等承办。水利土木学院院长战超教授主持培训。来自全国22所高校、科研院所的40余名青年学者参加培训。(水利土木学院 通讯员:李岩 石少伟)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