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我校水利工程学科水文学及水资源方向带头人赵英教授团队在国际顶级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题为“Is apparent optimum soil moisture equivalent to field capacity”的评论论文。
该研究通过系统分析全球通量观测数据,证实生态学领域提出的表观最优土壤水分与土壤学、水文学广泛采用的田间持水量在本质上等同。这一发现为改进陆面模型和地球系统模型,提高生态与水文耦合模拟的准确性提供了新的依据,是我校水利工程山东省高水平优势特色学科建设的重要标志性成果。
该研究结果显示,表观最优土壤水分与田间持水量在多站点数据上高度吻合,决定系数为0.98。同时,研究团队进一步量化了临界土壤水分阈值与表观最优土壤水分之间的关系。平均而言,临界阈值约为表观最优值的67%,两者共同界定了植物可利用水分的范围,并对应较高生产力的稳定平台期。
研究指出,传统上将植被生产力与土壤水分的关系简化为对称的二次曲线存在局限。实际情况更常见的是在干旱一侧随水分增加而上升,随后进入较宽的最优平台期,在过湿一侧则出现下降。基于这一认识,研究提出更具灵活性的β函数框架,用以区分水分不足与过湿胁迫对生产力的不同影响。(水利土木学院 通讯员:胡秋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