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宁,天下平。从古至今,黄河治理都是安民兴邦的一件大事,更是习近平总书记的心头大事。
东营黄河口,华夏文明的母亲河——黄河每年源源不断地裹挟泥沙在此沉积,塑成茫茫六百里滩涂。在常人眼里,这里是人迹罕至的荒漠:草木稀少,沟壑交错,冬季寒风凛冽,夏季虫瘴滋生,更可怕的是还有一旦深陷便难以脱身的沼泽深坑。
然而就是这样的荒芜之地,对于鲁东大学黄河三角洲盐土生态高效利用巾帼创新团队的科技工作者而言,却是难得的“科研天堂”,这支由16位平均年龄不到40岁的女博士组成的科研攻关团队常年在这荒芜而神奇的盐碱地上演绎着春华秋实。
“这里光、热和水土资源丰富,然而地下水位浅、矿化度高,土壤盐渍化严重制约了后备耕地资源农业生产功能的实现和生态保护,如果能将这样的地方变成良田,那将是多么有成就感的一件事情?”谈起这些,团队带头人、泰山学者青年专家吴楠信心满满。
2019年,团队的元老潘英华、吴楠、胡秋丽因科研方向一致、志趣相投,相约组建了黄河三角洲盐土生态高效利用巾帼创新团队。4年来,13位女博士又陆续加入,团队成员在创建“鲁东大学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产教融合东营基地”的过程中挑战了诸多第一次:50多岁的潘英华第一次当起了工程设计师,全程督导基地台田水利工程及科普展厅建设;博士刚毕业的宋冰、孙军娜、赵惠丽第一次开上了比自己还高一大截的大马力拖拉机,驰骋在白色的盐碱地上翻耕土壤;生在城市,从小惧怕昆虫的李雅婷第一次克服昆虫恐惧症,带着学生在闷热潮湿、臭气冲天的养殖车间饲养黑水虻,只为给基地的水稻提供特色虫沙肥料……
有一年夏天,团队成员周迪与几名博士队员去黄河三角洲盐碱地采集底栖样品。在这块“从陆地车下不去、从海上船上不来”的盐碱地里,挖出来的泥土需要过筛网冲洗,而黄河三角洲盐碱地并不是每个地方都有充足的水源,因此她们需要走到潮沟去取水。光秃秃的潮滩看上去平坦,可越靠近潮沟的地方越容易陷进去,一旦陷进泥沟,仅凭自己的力量很难再走出来,反而会越挣扎陷得越深。情急之下博士队员们就互相帮对方拔靴子,可很多时候都是脚先拔出来了,靴子却还窝在泥里,有时用力不当,几个人一起摔在泥里。在这种环境中,她们硬是把水一桶桶拎出来。把样品从样地里运出来也是个体力活,特别是土样,沉甸甸的,如果是连泥带水的土样,分量更重。作为女性的团队成员虽然体力有限,但一个人拿不动,就两个人一起用铁锨抬着土样,慢慢走回岸边。
团队成员王雪宏的孩子还小,平时没人帮忙看顾,每次野外调查,她都不得不带着孩子。小朋友就这样在黄河三角洲的四季中逐渐长大,虽然户外冬天寒冷,夏季湿热、蚊虫多,小朋友不仅没有抱怨,反而在耳濡目染中对黄河三角洲的动植物如数家珍。
几年来,团队成员用双脚将这片荒凉与生机并存的土地丈量了无数遍,“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这些看起来柔弱的女博士在冷暖无常、时而炎热多雨、时而寒风频吹的科研环境里,已建成500余亩硬件设施齐全的盐碱农业用地和生态水面,建设了2000平方米的长期定位试验小区,装备起小型气象站、土壤水势盐传感器、地下水位监测设备等一系列科研仪器,并在此基础上成立了东营市土壤健康与高质量农业重点实验室和鲁东大学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产教融合东营基地。
团队成员主持、参与黄河三角洲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相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等国家级科研项目35项、省部级科研项目46项;与东营市、烟台市、潍坊市的30余家企业签订科技指导协议,“曝气滴灌”“菌根兴农”等技术指导科学种田50余万亩,增收约16亿元;团队创建的“抛沙养滩”与“沙袋暗堤”结合的沙滩生态养护新技术和港口防淤导流关键技术,构建起了山东省海洋环境实时在线监测体系;团队研发的“黄河三角洲湿地水文连通修复——湿地淡水优化配置/生态补水——湿地水盐调控”技术体系,在黄河三角洲重度退化湿地推广应用5000余亩,直接经济效益4000余万元。
初春的料峭、夏日的炎热、晚秋的冷风、寒冬的冰雪,见证了女博士团队的辛勤与汗水,也让女博士队员们领略了黄河三角洲盐碱地与众不同的四季:春天,盐渍土上的碱蓬嫩芽在料峭寒风中蓬勃生长;夏天,盛开的罗布麻、柽柳、补血草伴着纷飞的蚊虫,一派热闹景象;秋天,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芦荻在风中摇曳;冬天,天地一片苍茫,身着红妆点缀黄河三角洲湿地的寂寥。
(转自:中国青年报 作者:杨春娟 季文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