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close

鲁大故事

鲁大故事

盖斌:让汉语走向世界
日期:2022-04-27 阅读:
打印

盖斌,鲁东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汉教本1801班学生。笑眼弯弯,如沐春风,这是她给人的感觉。她,有目标、有能力、有激情,敢努力、敢拼搏、敢奋斗。

“我迫切地希望成为一名外教老师。”她说。从小喜欢周恩来总理,从《周恩来旅日日记》到详细了解周恩来总理,从总理赴日留学到提出“求同存异”主张,崇高的政治品格、伟大的精神风范和远大的战略眼光让她动容。周恩来总理成了她的精神领袖,“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也成了她的目标。

她怀有坚定的“让中国声音走出去,让中国文化走出去”的理想信念。“我想象着有一天,汉语成为世界的通用语言,所有人都在学习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各国友人用汉语打着招呼,我想要把它变成真的。”也正是有着这样崇高的理想追求,她在努力着,在用着自己薄弱的力量。

她知道,走出国门,她代表的就是中国,这让她更加扎实努力的夯实知识,认真刻苦,提升技能,拓宽知识面。她始终牢记学习是学生的第一要务,用专业知识丰富武装自己。“我始终以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正是这样的自我要求,让她以4.3分的绩点成绩位列专业排名及综合测评年级第一,成为专业中的佼佼者。

她在学好专业课之余,还努力发展语言兴趣,参加世宗学堂的韩语课程,自主学习俄语,并于大一下学期申请英语第二专业。“我要与更多的留学生交流沟通”,多语言的学习充实了她的生活,这也成为她对外教学的一大帮助。

“我教学的学生来自五湖四海、世界各地,虽然是汉语教学,但学生的母语还是需要有所了解的。”她坚定地走在实现梦想的路上,每一步都是一个重要的节点,一点点充实自己、完善自己,这让她充满信心去迎接更大的挑战。

“当他们学会一个汉字时,我比他们还要开心。他们感叹汉字文化的源远流长时,我内心充满自豪感。”这样的话不止一次地从她的口中说出。

“即使课程中有意外,但我依旧满怀激情,这是我的责任。”她始终保持着坚强自立、自强奋进、热心奉献的精神状态,不为眼前的困难所吓倒。无论遇到何种困难,她都坚信那是一种短暂的阻遏,只要肯想办法、多尝试,就能克服困难,赢得胜利。

语言不通和与留学生的文化习惯冲突并没有影响和消磨她的热情,她对祖国文化的自豪感消散了所有阴霾。“我只怕自己不够优秀,不足以成为汉语的传播者。”她是一个将爱国情怀厚植内心的当代新青年,肩负光荣使命。

“就像周恩来先生说过的那样,‘方向和目标是确定了,但道路是要我们一步一步去走的’,我在一步步朝着我的目标前进。”她参加一系列活动,来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也学习与人相处之道,这对她的教学也有一定的帮助。

担任“桥”社团秘书长一职,立足“桥”国际交流协会,积极探索高校社团融合育人的新途径,并获省级立项。细心钻研,探索新的育人途径,知识理论与实践活动相结合的锻炼让她对教学有了新的认识与理解。在2019年担任“两岸华文教师学术研讨会暨第十一届世界华语文教学研究生学术研讨会”志愿者。在担任志愿者的同时也努力学习、认真倾听学界老师们的讲话,用一切方式拓宽自己的眼界,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在2020年为首尔市立大学韩国学生提供汉语辅导。她明白“真理来源于实践”这样的道理,她重视能够教学的机会,提高自己的教学实践能力,将所学理论运用到实践教学中去。这不仅是一种锻炼,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一步步走来,她收获的不仅仅是荣誉,还有她日渐成熟的人格品质。各式各样的拓展不仅加深、巩固、扩大、更新了她的知识体系,而且丰富和活跃了她的精神生活,让她受益匪浅。

她的性格活泼开朗,面对事情总能积极乐观地去看待,这是她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一大优势。语言是交流的工具,更是文化的载体。中国文化中的优良品质,“一腔热血勤珍重,撒去由能化碧涛”的乐观,“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自信,“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刻苦,都能在她的身上看到。“我希望学生们认可我,但更多的是认可中国文化。”

在提起对外汉语教学时,她总是能说出很多见解。她提到,我们自己要自信,在汉语国际教育中要树立、传递中国文化自信,寓教于“传”,要向全世界展现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只要想做,她就全力以赴地去做,不问前路几何,只顾风雨兼程。

“靡不有初,鲜刻有终。我将在大学里不断努力,收获笃实的学问,练就过硬的本领。尽我所能,行我所行,倾我所有,将中国文化的种子撒播到世界每个角落,让汉语成为世界语。”她的目标坚定且远大,奔跑在追逐梦想的道路上。她有青春朝气,逐梦不负韶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