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close

    鲁大故事

    鲁大故事

    徐磊:俯下身子勤奋斗 勇立潮头敢担当
    日期:2021-04-26 阅读:
    打印

    徐磊,山东德州人,2016年6月毕业于鲁东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工程专业,在校期间先后获得获得过“优秀团员”“优秀学生干部”“三好学生”“优秀毕业生”等荣誉;随后考取山东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工程专业研究生。毕业后通过烟台“菁英计划”人才引进,目前在山东省“万名干部下基层”乡村振兴服务队龙口一队,挂职下丁家镇科技副镇长,现已工作一年。从2019年7月来到龙口市下丁家镇,在乡村振兴服务队和镇党委领导关怀和带领下,他在各个方面都在不断的努力学习,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龙口下丁家镇位于东城区南10公里处,与招远市接壤,山峦面积近60000亩,占全龙口市三分之一,是典型的农业山区乡镇。第一次来到离家511公里的新环境,和1.5万多陌生群众相处,让刚毕业的徐磊有点不知所措。

    来到乡镇后,他就主动适应新环境,与服务队一起来到下丁家精神展厅,眼前一段段影像和文字,在那么恶劣的条件下,还能发动全村人在石头山上辟梯田。参观完纪念馆,让“90后”队员的他内心久久涤荡,瞬间感受到精神的洗礼。在下丁家精神的激励下,他开始从服务队前辈身上深刻理解“接地气”含义;从老同志、老干部身上养成了“勤于学”习惯,从队长对工作的态度上暗自竖起“勇担当”标杆。

    来了之后,根据队长分工,徐磊负责庙东村乡村振兴项目及服务队的宣传工作。首先在庙东村乡村振兴工作,没有调研就没有发言权。为了尽快掌握和熟悉服务村基本情况,摸透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找准庙东村乡村振兴着力点和突破口,入驻下丁家镇以来,他坚持“一天一进村,一周一总结”原则,与有村级工作经验的王佐鹏共同与村两委现场座谈80次,实地察看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140余次,走访贫困户、老党员等村民240多户,发放问卷4次,切实掌握了服务村庄的第一手资料,并找出推进各村乡村振兴工作亟待解决的集体经济薄弱、基础设施不足、种植品种分散、农产品品牌不强等11个问题,对症下药、把脉开方,撰写调研报告2余篇,10000多字,理出引导村民抱团谋发展,立足传统农业促升级,发展特色农业强品牌、创新科技农业促增收的农村产业发展思路,为下步因村定策开展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为了推进乡村文化振兴,深入了解5个村文化发展,他每天还跟着其他组队员一起下村,收集文化材料,寻找宣传亮点。每天在夜幕降临的时候,他开始奋笔疾书,撰写宣传文案,并帮助服务队建立“1+4+X”模式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

    自实践站成立以来,他与服务队一起创新性地在各村开展“话初心”“寻初心”“行初心”“展初心”等“党员拾忆”系列活动20次,由老党员讲述红色奋斗故事,挖掘红色故事15篇,整理文字记录15000字,并辐射开展反邪教宣传2次、为50多个贫困户理发2次,走访道德模范3次、送戏下乡2次、普及用电防火安全4次、广场舞比赛1次等活动。此外,服务队与社会企业友好交流,共同走访敬老院3次,购买大米、水果、肉类等慰问品共计花费10000多元。

    他协助服务队建立“龙口一队”微信公众号,开设“一周新闻速递”“经验做法”“合作社春耕”“党建引领”等8个版块,推送40多次,关注人数120人。其撰写的宣传材料被人民日报社数字版、中国小康网、学习强国、灯塔党建、党报头条、大众网、烟台党建、烟台电视台、烟台日报等刊发报道100多次。

    乡村要振兴,产业兴旺是关键。与其他乡镇相比,下丁家镇是一个山区乡镇,经济来源只能依靠农业种植。如何打破庙东村“靠山却不能吃山”这个难题,一直是他思考的课题。

    面对这些难题,他积极参与外出学习,向农业专家咨询庙东村相关技术问题。通过不断的“立项、破项、再立项”,因地制宜、多措并举,按照“一村一品”原则,“量身定制”的发展方案,他与庙东村党支部共同努力下,流转70多亩土地,建立优力果品种植专业合作社。在流转土地时,面临着农民思想意识落后的问题,他与村党支部书记一起去每个村民家里讲解合作社规划与收益情况,有时工作到晚上十点多,最多一户曾去过10几次。

    “以前我们村是下丁家镇穷山村,靠天吃饭。自从徐磊和王佐鹏服务队来了以后,帮助我们流转土地70亩成立了合作社,还引进了高效农业技术,这一下大大提高了我们对合作社的信心。”说这话的正是庙东村党支部书记韩喜国。如今,高效节水灌溉设施通过管道不仅将水送到田间地头,还能精准输送到果树根部。这也让原来贫瘠的土地转身变成了抢手的致富田。目前合作社已经完成栽种大樱桃1050棵,油杏、荷兰香杏1000棵,猕猴桃210棵,套种南瓜500棵,钻井1眼,建设防护网2000米,修建120立方米蓄水池,铺设滴灌设施等工作。下一步计划再流转20多亩土地扩大合作社规模,硬化上山道路,逐步打造富有乡村韵味的采摘园。

    如今山上曾经撂荒的土地变成了抢手的致富田。但是面临着如何解决果品销路问题,这让他继续开始探索。他主动联系同学朋友,与圈子村党支部书记一起建立下丁家镇第一家电子商务平台。如今金农果蔬专业合作社配备了30平方米的工作间,搭建淘宝、拼多多线上销售平台,并计划引进1名相关专业应届大学毕业生到合作社就业。原本售价6元/斤的樱桃通过线上单价达到9元/斤。

    作为烟台“菁英计划”中一员,徐磊会牢记初心和使命,在最肥沃的土壤中“墩墩苗”,切实发挥自己有知识、有文化的特长,并在基层大熔炉中,“菁”英蜕变为“精”英,成为一个勇立潮头敢担当的优秀基层干部。(生命科学学院)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