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close

    鲁大故事

    鲁大故事

    席寅生:百炼成钢
    日期:2021-02-08 阅读:
    打印

    席寅生,鲁东大学农学院2017级学生,在班里担任班长职务,在院里担任学生会主席职务。2018年获得“创青春·海尔山东省大学生创业大赛”省级铜奖、第四届山东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省级银奖、第四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国家级铜奖、“鲁南制药杯”第五届山东省大学生科技创新大赛省级三等奖。2019年获得第五届山东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省级银奖、2019年“创行”社会创新大赛区域赛一等奖、国赛三等奖。2020年获得“建行杯”第六届山东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省级银奖。2020年获得山东省优秀学生干部称号。

    胆大心细,勇于挑战

    如果说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那么他就是抓住了机会的那个人。2017年刚入学的那个寒假,大家都刚刚进入实验室没多久,一位学姐决定组建团队,参加那一年的创青春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并询问包括他在内的几位大一同学是否愿意参加。刚刚进入大学生活,从未有过类似经历的他毅然决然选择参加团队,即使学姐说过会很累。

    那个寒假,的确很累,一个从未参加过类似比赛的项目从一开始的起步,到后面项目计划书的书写,以及ppt和视频的制作,都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以及精力,一次次的碰壁,一次次被评委老师批评,这些都没有阻碍他的热情,最终,在那一次的比赛中获得了省级铜奖,虽然不算很好,但也是他第一次努力的证明。

    在随后的2018年暑假的“建行杯”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他跟随自己的团队,将项目完完整整地包装了起来,项目计划书也从薄薄的十几页变成了厚厚的一百多页,评委们的评价也从一开始的批评变成了最后的赞赏。他和项目团队成员都满怀信心,暑假期间在学校里不断地修改、完善自己的项目,虽然在炎热的暑假大家一趟一趟来往于菇房与实验室之间,累得满头大汗,但是看着项目一点一点成熟起来,他别提有多开心了。最终,在那一年的比赛中,第二次参加比赛的项目获得了国家级铜奖的好成绩。

    坚忍不拔,不断突破

    他是班级里的班长以及院内的学生会主席,要参加各种比赛,更要协调好班级内的工作以及院内的学生会工作还有自己的学习,但是他一项都没有落下,每年都能评上奖学金,院内的学生工作也能有条不紊的进行着,同时还能慢慢完善项目随时准备迎接下一次的比赛,除了在宿舍睡觉的时间,其他时间一直辗转在实验室、办公室跟教室。

    他所在的班级获得了优良学风班、红旗团支部、山东省优秀班集体等称号,他在大二和大三的时候跟着老师一起前往不同的地区测试项目模式的可行性,进行调研并计算相应的数据,再次参加了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山东省大学生科技创新大赛、创行社会创新大赛等比赛并都获得了省级或者国家级的奖项,他也成为了2017级第一批入党的积极分子。

    展望未来,永不停步

    他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在2019年暑假参加“温暖行知”实践团队,前往山东菏泽单县进行暑期社会实践,被评为省级“三下乡”优秀服务团队;在烟台时多次带领同学们参加“莫道桑榆晚,青春暖夕阳”志愿服务工作,为烟台敬老院老人服务,并获得“优秀志愿者”称号。

    随着自身工作经验的积累,他各项工作的处理越加果断成熟,思维更加发散活跃,目标更加坚定,在思想上和行动上都以身作则带领班级、学生会队伍朝着更加健康积极的方向发展,积极协助学院有条不紊地开展一个又一个活动,他将继续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增加社会实践经验,全心全意为老师和同学们服务,充分发挥优秀学生干部的带头作用,再接再厉。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