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晚,由中共烟台市委统战部与我校党委宣传部、党委统战部共同主办,艺术学院承办的“喜迎二十大 同心跟党走·花开石榴红”——鲁东大学民族一家亲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场文艺演出在学术中心学术会堂举行。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副所长丁赛,山东省教育厅(省委教育工委)二级调研员于炳文,校党政领导班子成员,校民主党派主要负责人,无党派代表人士,侨联主要负责人,烟台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专题研讨班学员,各学院党委统战委员和师生代表一同观看演出。
“造一方沃土,播种我们的希望;引一道清泉,灌溉我们的理想”,晚会在舞蹈《一方沃土》中拉开帷幕。舞蹈抒发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赞美,生动展现了在党的阳光的照耀下,中国人民在华夏大地这方沃土上生息繁衍、奋斗拼搏,谱写的一曲曲壮丽的诗篇,歌颂了新生活,赞颂了新时代。
歌曲《把一切献给党》描述了一个和平年代的共产党员终身入党的心声,唤起了各族各界群众继承和发扬党的光荣传统,同心跟党走、奋进新征程的强烈共鸣。
1935年5月,中央红军长征进入四川冕宁境内,当地彝族头人小叶丹在彝海边与司令员刘伯承歃血结盟,之后小叶丹派向导为红军带路顺利通过彝区,为抢夺大渡河赢得了宝贵时间,创造了一段民族团结的佳话,史称“彝海结盟”。舞蹈《情深意长》围绕这段延续了近一个世纪的感人故事,再现了“彝海结盟”誓言,寄托了彝汉同胞历岁月洗礼而愈加坚贞的宝贵情谊。
蒙古族群舞《黑缎子坎肩》通过优美舒展的曲调和细腻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青年男女纯真的爱情故事,用心、用情、用功抒写了草原民族的生活气息。
由烟台市内蒙古商会团委乌兰牧骑队员、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马头琴传承人巴特尔带来的马头琴独奏《白马》,曲风澎湃、节奏欢快,给观者一种万马奔腾在广袤草原上的即视感。
古筝合奏《丝路画雨》,画面唯美,音色悦耳,带领观众走过丝路文明的传播和发展轨迹,展现了各民族交流、互鉴、融合、发展的宏伟画卷。
我校教授舞蹈团表演的舞蹈《映山红》诠释了革命年代人民群众对红军英雄的无限热爱与不舍之情,体现出对未来的憧憬与希望。
我校艺术学院创编的舞蹈《海阳秧歌的角儿》生动展现了鲜明的海阳大秧歌的艺术特色,再现了海阳大秧歌的欢乐、喜悦和奔放。
由烟台市内蒙古商会团委乌兰牧骑队员、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蒙古长调传承人呼和牧人带来的《赞歌》,具有颂歌热烈高昂的气质,同时又具有蒙古长调的典型特点,满载着对祖国母亲真挚的祝福。
原创歌曲《家在中国》表达了对祖国的无限热爱和祝福,号召海内外学子刻苦学习、立志成才,不负人民、报效国家。
舞蹈《顶碗舞》形式新颖、动作优美,气质高雅、风格独特,每一个舞姿都透出浓郁的民族风情。
“高原春光无限好,叫我怎能不歌唱”,舞蹈《翻身农奴把歌唱》深情抒发了藏族人民感激中国共产党的情怀,以幸福欢乐、饮水思源的情感感染了观众。
小号独奏《帕米尔的春天》以塔吉克族民歌为素材,描绘了帕米尔高原壮丽多姿的风光,表达了塔吉克族人民纯朴豪放的性格,以及生活在伟大祖国怀抱中的幸福和喜悦心情。
小提琴独奏《庆丰收》以西北民歌的音调为主题,吸收了唢呐音乐和戏曲音乐的锣鼓节奏,表现了人们喜庆丰年的热烈、欢快场面。
“我要把最好的青春献给你,我的母亲我的祖国”,女高音独唱《我爱你中国》,抒发了海外游子眷念祖国的无限深情,让每一个炎黄子孙心中都荡漾着对祖国的崇高之爱。演出在舞蹈《民族团结一家亲》中圆满落下帷幕。
“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整场演出通过歌曲、舞蹈、乐器演奏等多种形式,生动展现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少数民族的面貌、民族地区的面貌、民族关系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回顾了中华民族走向认同度更高、凝聚力更强的命运共同体的辉煌历程,极大地激发了师生的爱国热情,极大地增强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激励全校师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定信仰、勇于斗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演出主题鲜明、重点突出,精彩纷呈、高潮迭起,烘托出喜迎党的二十大热烈喜庆的氛围。(党委宣传部 党委统战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