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宏磊,汉族,中共预备党员。担任鲁东大学34届电子科技协会会长,18级通信专业班级助理,多次参加科技创新竞赛并取得优异成绩,获得2019年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山东省一等奖,2019年山东省优秀科技社团干部荣誉称号,多次参加校内外志愿服务,并取得圆满成功,并作为维修主力参加2019年“三下乡”德州市宁津县刘营伍乡志愿活动。学习成绩位于专业前列,绩点4.2专业第一,曾获得校级一等奖学金,国家奖学金,校级优秀学生荣誉称号等多项荣誉。
确定目标、积极奋斗
初入大学,黄宏磊像多数的新生一样,加入了社团,学习了新的课程。在感到充实的时候他也有了迷茫,“究竟上大学是来干嘛的,我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他这样问自己。在遍地人才的鲁大如何才能勇立潮头,这是一个值得去思索的问题。在不断地学习和摸索中,他学会了如何规划自己的时间,他开始有了自己的奋斗目标,他做到了自律。在第一次的考试中他取得了专业第一的好成绩,但是他并没有沾沾自喜,因为他知道自己的路还有很长不能因为一点的小成就就要得意忘形。
知行合一、全面发展
大学生活丰富多彩,成绩不再是衡量一个人的唯一标准,21世纪是创新的时代,这个时代需要创新的人才,需要全面发展的人才。在学院的良好创新氛围的引导下,黄宏磊对科研创新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他开始加入了实验室,并有准备的去参加创新类的大赛。
第十二届电子设计竞赛开始了,抱着学习的态度黄宏磊参加了这次的竞赛。“竞赛很难做,因为当时是大一,很多东西都要从头去了解去学习,经常为了作品,熬夜、忘记吃饭”,黄宏磊回忆说。也正是因为了有了这样的磨练,才铸就了他坚韧的品格,最终他的作品《电子密码锁》获得了三等奖,这在他的心中播下了创新的种子,也为他以后的生活打下了基础。
在2019年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开始的时候,黄宏磊也参加了这次的比赛并组建了队伍。三天三夜的比赛无疑是难熬的,面对新的题目面对新的挑战,在比赛已经开始了一天时间里黄宏磊的队伍没有丝毫的进展,面对困难他的心中也不免产生了放弃的思想。老师的鼓励无疑是一剂良药,最终他们没有放弃咬牙坚持,终于在最后一天的凌晨三点钟黄宏磊解出了所有的题目,也最终把他们的论文提交了上去。最终,他所在的队伍获得了了山东省赛区的一等奖,这无疑对他是一种鼓励和鞭策。
面对困难、勇于挑战
大一学期末,适逢社团的换届,黄宏磊递交了竞聘表,通过一次次的考察竞聘,他担任了第三十四届电子科技协会的会长,感到荣幸的同时,他也感受到了无尽的压力。“自己在成绩方面做得还不错,但是能够带领的起那么多人的一个团体吗”,他这样问自己。在接手电协的时候,大一无忧无虑的他开始变得失眠,变得喘不过气来。开会的时候每一次的会议内容都要提前很久准备,一遍一遍的推翻,方案建立了又修改,还要考虑各种不确定的因素。这段时光是辛苦的 ,但是把他变得坚强,把他变得从一个不谙世事的大一新生到能够从容处理任何事情。因为在社团的突出表现,黄宏磊被评为了2019年山东省大学生优秀科技社团干部。
乐于奉献、服务社会
现在的社会,无数的人为这个国家为这个社会默默地付出自己的心血,无数的好人好事在我们的耳畔传颂。梁启超曾说过:“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在新时代的今天,青年仍是美丽中国梦的重要构建者和参与者,有为青年对于社会进步所起到的积极作用不言而喻,必须要传承奉献精神,奋斗精神和担当精神。
在这一点上,黄宏磊在大学期间参加校内外义务维修二十余次,帮助了无数的人修理好家电等产品。在2019年暑假还作为校级团队参加“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去到了贫困地区帮助那里的人们。黄宏磊说:“帮助他人是辛苦的,但是在这个过程中的收获是快乐的”。在看到老爷爷老奶奶自己家里的老物件被修理好时他们脸上的笑容,黄宏磊的心里比他们更加的开心。
坚定理想信念,青春扬帆启航
不费力气,一无所得,他始终坚守着这个信念。不管是针对什么事情,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做。黄宏磊深知,自己的路还有很长,优秀的人很多,他应该更多的向那些优秀的人看齐,学习他们,超越他们。未来充满着无限的可能,他应该用自己的努力去书写一个属于自己的美好未来。未来充满了机遇与挑战,机会总是偏爱有准备的人,只有自己足够强大才可以掌握机遇、掌控未来。(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