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close

    鲁大故事

    鲁大故事

    潘沛儒:唯有坚持才能成就自己的理想
    日期:2021-04-11 阅读:
    打印

    “大学四年不能平庸地度过,不能碌碌无为,必须要抓住一切时间,努力学习,只有这样,将来才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后悔。”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学生潘沛儒说。

    潘沛儒珍惜大学的美好时光,一直严格要求自己,有着明确的奋斗目标,在学习、思想、社会实践、社会工作等方面均有长足进步,取得了优异成绩。他脚踏实地,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勤奋好学,四个学期的学习成绩均在班级前列;积极向上,先后获得了“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奖学金”“校长奖学金”等荣誉称号;积极参加青年志愿者活动,参加创新创业大赛,获得过许多奖项。

    为了加入张小峰老师的ACM创新程序设计实验室,他利用大一的暑假时间,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我几乎整个假期都在训练大量的题目,终于在大二上学期的时候进了这个实验室。”潘沛儒介绍说,在实验室里,他遇到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也开拓了一个崭新的世界。但是“算法”的研究与学习,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速成的,需要一点一滴地积累,面对困难,一些同学选择了离开,而他硬是咬牙坚持了下来。为了无愧于自己的选择,他几乎放弃了假期玩乐的时间,寒暑假回家的日子屈指可数。

    “常常为了一个题目耗费好几天的时间来检查。为了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经常与实验室里的同学相约参加由‘Codeforces’网站举办的比赛,熬到半夜十二点到凌晨两三点是常有的事。”潘沛儒回忆起当初在实验室里的工作与学习情况。

    在进入实验室之前,潘沛儒几乎从未接触过“算法”,几乎没有任何参加比赛的经验,但他一直谨记:只要坚持下来,一切问题都会得到解决。他不断地跟随有经验的学长学姐进行相关训练,从开始的不知所措到如今的得心应手。“在做各种实验的过程中也曾产生过厌倦情绪,但我从未想过放弃,经过自己努力才得到的机会不能白白地放弃,每当做出正确的答案,心里就会充满自豪感、自信心,这种自豪与自信成为继续前行的动力。”潘沛儒说。

    潘沛儒积极参加“挑战杯”“科技创新竞赛”等大赛,参加“IOE国际会议”“山东计算机学会”等一系列志愿者活动,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谈及比赛中的感受,他觉得“三人成队”的形式让他意识到团队的重要性。一个团队从开始的小心翼翼到如今的腹心相照,他们已经懂得了如何互相扶持、互相体谅。“印象最深的一次比赛是ACM-ICPC全国大学生程序设计大赛亚洲区域赛徐州赛区,那一场比赛可以说是‘魔鬼场’,题目很难,但我们没有放弃,而是相互鼓励、相互配合,破解一道道题目,最终取得区赛铜牌的成绩。”潘沛儒回忆道。

    作为班长,潘沛儒深知责任重大,不仅在学习上督促同学,更在生活上关心同学,全心全意为同学服务。在他的带领之下,软件工程1602班先后获得了“先进团支部”“优良学风班”等荣誉称号。

    无论是学习,还是参加比赛,亦或是准备考研,潘沛儒都有严谨周密的计划。在比赛的前一两个月,他会放弃午休时间转而投身于实验室,放弃各种假期来进行训练。在大三寒假期间开始了考研的准备工作,他把电脑游戏卸载了,安心准备考研。“我的目标是考上一所‘双一流’大学的研究生,继续深造。大学本科期间主要是打基础,只有考取了研究生,才能更好地从事研究,才能接触更高更深的科技,进一步提升自己的能力,让自己的人生履历更加丰富精彩。” 潘沛儒充满信心地说。(来源:鲁东大学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