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close

鲁大故事

鲁大故事

【2022年度鲁东大学“最美教师”】张洪霞:躬身付桑梓 丹心终不改
日期:2022-09-21 阅读:
打印

张洪霞,农林工程研究院院长,遗传学博士,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山东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带头人、山东省泰山学者特聘专家、山东省农业产业体系岗位专家,烟台市“双百计划”人才,烟台市侨界代表人士,“中国侨界贡献奖”获得者。

心怀强国梦,不忘报国志。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张洪霞先后在美国、加拿大从事植物耐盐方面的科学研究,研发出能在盐碱地生长的西红柿、培育出抗盐油菜、高盐浓度下萌发的烟草种子和在海水浓度下生长的烟草,引起关注。而后,他毅然放弃国外优厚的待遇,回到祖国。回国后,他秉着科研报国的理念,走遍了大江南北,专注植物高产、优质、耐逆机理的分子生物学与植物新品种的研发,培育植物新品种。2016年来到鲁东大学工作,他多次带领团队开展科技扶贫,为农民送技术、创收益,助力乡村振兴。其研发的甘薯、葡萄、苹果、猕猴桃等植物新品种在烟威地区得到大力推广,研发成果在烟台地区逐步实现产业化。此外,张洪霞还参加、主持多项国家重大科研项目。近年来,张洪霞共主持国家级、省级科研项目近30项,带领团队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近70篇,授权发明专利10余项,培育出多个高产、优质、耐逆植物新品系。选育的速生耐盐碱杨树和优质耐旱玉米在新疆、吉林、山东等地的推广使农民增收4000余万元,食用菌新品种和农林植物间作养殖新技术的推广为农民增收超过2个亿。

勤耕培桃李,为国育英才。张洪霞重视教学工作,他常说:“任何事情都没有教学重要,任何时候都要以学生为先。”他经常在实验室手把手教学生做实验,一字一句地为学生修改论文,带领团队成员及时将新成果、新方法用于课堂教学。他注重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依托“农林作物遗传改良中心”建设了“鲁东大学农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基地”,吸收本科生进实验室,对学生的创新创业给予全方位的引导。近几年,他指导的学生获得“挑战杯”、互联网+、大学生科技作品竞赛等各级各类奖励十余项。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